close

   R1031304.JPG   

一起來聽聽,梵谷究竟和小助教Susan說了些什麼呢?.....


許多人對梵谷畫作的印象,都是"色彩鮮豔豐富、線條自由奔放",卻不知道,在那樣濃烈的筆觸下,隱藏著的是一個多麼孤獨的靈魂,用如何堅定的意志力畫下每一道觸動人心的色彩。 小助教特別挑了平常日人不多的下午來到了國立歷史博物館,試著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內去了解,究竟是什麼樣的故事,造就了梵谷傳奇的一生。     


I want to do drawings which touch people...

In figure or landscape I should wish to express,

not sentimental melancholy, but serious sorrow.

我想畫出觸動人心的素描...我想透過人物或風景畫表達的,不是傷感的憂鬱,而是真摯的哀傷---梵谷


一進入展區,就看到在牆上這段出自梵谷的文字,看完後我在想,是怎麼樣的一個人,會想要畫出「真摯的哀傷」,誠實的描寫生命呢?

【梵谷的藝術旅程】

圖片 2.png

Vincent Willem van Gogh文生.梵谷,1853年生於荷蘭北部,出生在一個信仰藝術和宗教的家庭,爸爸是牧師,伯父從事藝術品交易,在這樣的家庭薰陶下,就連弟弟西奧長大都成為了藝術品經紀商,何況是天賦過人的梵谷?怎麼可能不對藝術有天生的美感和熱情呢?

16歲就出社會的梵谷,在做過畫廊行政與業務、非正式的傳教士,對於宗教組織化的虛偽失望後,在1880年他27歲時,決心成為一名畫家!此後十年,經歷了在荷蘭、比利時(波里納吉、埃頓、海牙、德倫特、努南)學畫,精練繪畫技術與技巧逐漸成熟的時期(1880~1885); 之後則是到了法國巴黎、阿爾等地方,讓色彩開始自由的時期(1886~1889);最後是在法國聖雷米療養院與奧維,創造出最具梵谷典型的巨漩渦風格時期(1889~1890),雖然最後他在37歲時舉槍自殺,但在這短短十年內,他創作了至少800幅油畫、1200件素描,雖然比別人晚起步,但是梵谷用了十年的時間創造了不朽的作品和風格。

圖片 7.png

梵谷一生並不順遂,愛情得不到圓滿的結局,友情總是遇到衝突或是對藝術看法不同而分家,畫畫事業總是得不到賞識,賺取不到足夠的生活費,卻又堅持成為畫家這條路,雖然弟弟西奧不斷在金錢上支援梵谷,但是購買畫布、高級油彩、聘請模特兒的費用,仍讓梵谷一直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,而飢寒交迫,靠別人接濟更是家常便飯;現代的X光機甚至掃描到某些作品底下,其實還藏有另一幅畫?為什麼呢?原來,為了節省畫布,梵谷只好忍痛在第一層畫作上,直接畫上下一幅作品,捉襟見肘的窘境可想而知。

【自畫像,你看見了什麼樣的梵谷?】

圖片 1.png

梵谷畫了許多自畫像,一方面當然是為了節省聘僱模特兒的費用,另一方面也藉著畫自畫像的機會誠實觀照自己的心境。

圖片 10.png

上面這幅畫是歷史博物館有展出的一張梵谷的自畫像,繪於1887年34歲時,利用紅綠兩色系的對比、短小筆觸的方向,把視覺焦點匯聚在精細的五官表情上,館內的解說員,特別要我們在看著這張自畫像時,要和梵谷的眼神四目相對,看看梵谷對你說了什麼。

我照做了,看著梵谷的眼睛好長一段時間,我覺得,他看起來真的很不快樂,綠色的眼珠好似有許多憂愁,皺著的眉頭除了讓我感覺到哀傷之外,還有隱隱的憤怒,對這世界的憤怒,像是在說,為什麼沒有人懂得我?

【讓色彩自由】

圖片 8.png

(此圖為"藍色花瓶"作品局部,展現了在巴黎時期的繽紛色彩。)

梵谷作品的色彩,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鮮豔,在1885年以前,他作品裡最常出現的色系是深藍色,就是他最愛畫的農、礦階層最常穿的衣服的顏色,尤其像衣服經過一再刷洗候呈現的粗糙、暗沈的感覺是他最喜歡的,因為這樣的顏色,跟膚色互補,能讓畫面色調看起來更協調。

1886年到了法國以後,梵谷接觸了印象派的薰陶,顏色的互補運用的更徹底,由上圖的"藍色花瓶"局部作品就可以看出,此時梵谷的用色已經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作品色調,鮮明而豔麗,讓人印象深刻。

圖片 12.png

(此圖為"聖瑪莉德拉梅一景"局部,在法國南部阿爾嘗試更陽光的色彩)

特別是到了南法這樣充滿陽光與自然色彩的地方,漸漸的,梵谷開始有"讓色彩自由"的念頭,他認為,並不是一定要畫出真實的顏色,像是天空,現實中也許是灰灰陰陰的,但在創作者眼中天空其實是藍白色的,那創作者就該把天空畫成他感受到的藍白色,讓色彩自由而不拘泥於單一的認知。

【燃燒的靈魂】

圖片 13.png

圖片 16.png

1889年,梵谷因為精神狀況異常住進了聖雷米精神療養院,期間創作了這幅"柏樹與兩個人物",在展場內看到這幅畫,震撼其實很大!這張作品已經有非常明顯梵谷的畫風-扭曲、漩渦、燃燒的線條,大家看電腦圖檔可能看不太出來,但是在現場的真蹟畫作,在燈光的照射下,可以清清楚楚看見梵谷猖狂的筆觸,那一層一層情緒厚厚的堆疊,讓我在直聳天空的柏樹裡,看到他對於生活的絕望、焦慮和煩躁,這樣的狀態,肯定是孤獨又難受的吧!

【最後一次和星星說話】

圖片 17.png

這幅畫是1890年5月梵谷最後一幅星星畫作作品"普羅旺斯夜間的鄉村路"(別名:有柏樹的星夜路),是我展場中最喜歡的一件作品,這幅畫讓我感動之處在於,整幅畫其實全出自於梵谷自身的想像,而記憶與幻想的結合,是最美的,有家鄉回憶的北方小屋,有他最愛與之對話交流的星星,還有連接大地與天堂的柏樹。

這幅畫讓我感受到他對家鄉的思念,對於自由的渴望,對於美好事物、溫暖陪伴的眷戀與嚮往,整張畫雖然色彩豐富,但是深藍、亮藍、白、黃,等像水波般的線條組成的黑夜中的星空,卻讓我感受到那麼一絲絲冷列的孤寂,雖然仍有記憶眷戀的暖流通過這片黑夜。

 

【反骨的梵谷,美麗又倔強的生命力】

R1031324.JPG

整個展覽下來,最觸動我心的是梵谷作品中傳達的那份「生命力」。

不管是出於別無選擇還是對藝術的堅持與熱愛,從他決心當畫家的那一刻起,不管遇到了什麼事,他再也停不下手上的畫筆。

當遇到生活困苦時,他畫。

當遇到心愛的女人拒絕他時,他畫。

當遇到朋友鬧翻決裂時,他畫。

當自己精神狀況每況愈下時,他更是繼續畫。

畫畫,變成了他感覺到自我存在的唯一方式,他用生命在作畫,毫不遮掩的展示他真實的內心世界,即使在極度痛苦的狀況下,透過畫畫,他還是看見了美麗、創造了美麗。


Painting is a faith,and it imposes the duty to disregard public opinion.

繪畫是種信仰,不在乎世人的意見是其必須肩負的使命--梵谷


在創作這條路上,梵谷不為任何人妥協,他始終畫自己想畫的,並且深深相信自己的能力,並在繪畫中不斷的實驗、研究、發現,雖然歷史上也才出這一個梵谷,不一定執著就可以得到跟他一樣的成功,何況他的成功是在他死後才相繼而來;但是他對藝術的堅持與熱愛,勤於練習、整日專注於畫作、認真不懈的精神,是值得大家參考仿效的。

 


I feel that there is noting more truly artistic than to love people

我覺得沒有什麼比愛人更是一種真正的藝術--梵谷


讓我為之動容的還有梵谷和弟弟西奧之間的兄弟情誼,梵谷之所以能十年不斷創作,很大的功勞來自於西奧十年來不斷的提供梵谷經濟上的支持,可以說沒有西奧就沒有梵谷。但悲傷的是,在西奧有了第一個孩子後,梵谷為了不想成為弟弟的負擔而自盡(這只是梵谷自殺的可能原因之一);在梵谷死後半年,西奧也因為精神崩潰住進精神病院,最後隨著哥哥梵谷逝去。


R1031293.JPG    

這次展出的作品,其實大部分是梵谷較早期的素描作品居多,一些最有名的例如星夜等等的作品也沒有來台展出,但是大家不要失望,雖然更經典的作品沒有來,但是其實這次梵谷展的每一幅畫,都是梵谷每個時期的代表作,而整個展覽的規劃,也可以清楚看見梵谷十年努力的過程,可以了解到,梵谷是如何一步步變成當今我們所熟知的"梵谷"。


建議大家看展時挑平常日的下午,這樣會有比較好的看展品質;如果可以,最好可以跟上解說導覽的時間場次;小助教這次跟到了很好的資深解說義工,先聽完了整整一個小時的解說後,才開始自己看作品,了解的角度、面向又更多元豐富了!還有更多關於梵谷的小細節,小助教在這裡就不多說了,讓大家自己看展、看導覽書時慢慢發覺吧!


真的很建議大家到現場看展,看看梵谷真蹟的色澤和筆觸,因為電腦圖檔一定會有色差,也感受不到梵谷筆觸下所要傳達的力量,何況也不一定真的有機會出國看到他的作品!真的要好好把握機會!如果有機會,小助教還想再去體會一次那麼真實的美麗呢!...By Susan

 

【以上梵谷相關圖畫圖片來自梵谷展覽官方網站及網路圖片】

展覽資訊:

梵谷-燃燒的靈魂 官方網站http://vangogh.ishow.gmg.tw/

展出時間︰2009/12/11~2010/3/28

展出地點:國立歷史博物館 台北市南海路49號

電話:02- 8643-351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DUTW 的頭像
    MDUTW

    美的生活研究所

    MDU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0) 人氣()